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着重要意义的警世书∣
战争的战争(—):
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著马绎∣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12月
三十年战争(—)是近代欧洲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约翰内斯?布克哈特从全新的视角,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他深入而透彻地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直指政治活动家们真正的利益所在。
此外,作者重申三十年战争并非宗教战争,而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战争经历,并且追问文明是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的。本书也高度赞扬了当时成功概率很高的和平倡议,它们对解决当今的种种冲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本书,轻松读完年德国史∣
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全2册)
[德]赫尔曼·舍费尔∣著陈晓莉∣译索?恩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1月板甲衣、腓特烈大帝的鼻烟盒和年世界杯之球这三件物品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德国历史沉默的见证者。如果说德国历史由块马赛克组成,那么它们就是其中的3块。作为德国各大博物馆的主要代表,赫尔曼·舍费尔把这块马赛克拼接了起来,从而形成了这本内容丰富的书。这本书通俗易读,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恰如一个宝箱,总能有新的发现:读完书中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就相当于读完了德国的历史——它以史前史为起点,呈现了一幅过去年历史的绚丽全景画。
不安的变革:数字时代的市场竞争与大众福利
[德]阿希姆·瓦姆巴赫汉斯·克里斯蒂安·穆勒∣著
钟佳睿陈星等∣译冯晓虎谢琼∣校译
OWN阅读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10月
市场经济在数字化时代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数据超过了价格,垄断超越了竞争,共享经济大发展,逐渐动摇人们对物品所有权的执念,众筹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立社会伙伴关系的方式……数字革命正在改变经营方式,社会市场经济保护繁荣的旧藩篱可能不再适用,一切都需要更新。
本书观点认为,如果设定了必要的限制,互联网业可以为所有人的利益而努力。如果社会重新思考并加强其政策工具,那么明天互联网就可以为所有人提供富有成效的竞争方式和体面的工作。本书的第一作者,德国顶尖经济学家,欧洲经济研究中心总裁AchimWambach确信政治必须转变和规范大型互联网公司。
与作家的亲密友谊揭示创作之秘诀
对作品的全新分析打开思想新空间∣
激情如初:凡·高、普鲁斯特、伍尔夫等
[法]维维亚娜·福雷斯特∣著张新木∣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年9月
本书为法国作家、费米娜文学奖评委维维亚娜·福雷斯特的文学评论集,也可视为她隐秘的思想自传。这部传记写的是众多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让语言说话,语言说话又是为了沉默,而为沉默而写的作品引导我们去发现我们自身的秘密,至为隐秘的秘密……
正如在一部不朽而且令人着迷的小说中那样,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生灵:从托马斯·伯恩哈德到包法利夫人,从哈姆雷特到伊俄卡斯忒,从弗洛伊德到高更,从乔伊斯到卡利班,从艾米莉·狄金森到夏吕斯男爵,从安托南·阿尔托、贝克特或帕索里尼那冒险般的声音到弗吉尼亚·伍尔夫那形形色色的面孔。
在这里可以发现思想的精髓、折磨和惬意,也能找到一种力量,常常将一位作家的悲剧引向作品的悲怆性喜悦。
未来不在郊区,而在市中心
美国关于城市开放空间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代表作∣
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
[美]威廉·H.怀特∣著叶齐茂倪晓晖∣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10月
《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是威廉·怀特16年直接的和持续地观察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晶。怀特使用录像机,记录下城市中心地区的广场、街道、小公园和市场里人的行为,然后再做具体分析,从整体上评估城市中心的健康。本书可谓美国城市思想核心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堪比《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模式语言》和《城市史》,至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协会推荐给会员们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
所有伍尔夫迷的必读之作∣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
[英]玛吉·吉∣著秦程程肖海∣译
好·奇|广东旅游出版社
年10月
如果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女性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重现21世纪的纽约曼哈顿……会发生什么?
畅销书作家安吉拉·兰姆正逢中年危机,她将黏人的女儿安吉拉丢在寄宿学校,飞往纽约研究伍尔夫的多部作品手稿,却意外地遭遇伍尔夫“本人”。前辈大师与后世仰慕者、两位女作家、两个世纪的交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四个局外人,因火中战车的神秘异象而交汇∣
乘战车的人
[澳]帕特里克·怀特∣著王培根∣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KEY-可以文化
年12月
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代表作,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澳大利亚为社会背景,以赞那社——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私人宅第的兴衰存亡为主线,讲述了四个被社会歧视、抛弃、忽略的边缘人的跌宕人生。罪恶丛生的世界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他们,因战车的幻象而联结在了一起,共同期盼着救赎的希望。
小说荣获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并入选《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书单前50名。被誉为“战后澳大利亚的百科全书”。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尼、沃尔科特等极为推崇的
英国传奇桂冠诗人特德?休斯第一部全面的中译本诗集∣雨中鹰及其他:诗选—
[英]特德?休斯∣著曾静∣译
大雅
广西人民出版社
年2月
本书是英国传奇桂冠诗人特德?休斯第一部全面的中译本诗集,涵盖了他近40年诗歌写作生涯。这些非凡的作品包括休斯最早的诗集《雨中鹰》,也包括开创性动物诗集《乌鸦》,标志性作品《卢柏克节》《沃德沃怪物》《穴鸟》等,儿童诗歌杰作《季节之歌》《河流》等,以及部分未公开出版的诗歌佳作。这些复杂而丰饶的作品,严谨硬朗,感情强烈,按照时间先后编排为一个厚重的诗歌序列,由他那比同时代人“更悠长、更深沉、更粗犷”的声音所推动,清晰地呈现出休斯创作的生动轨迹,展现了他清晰的语言、睿智的幽默和对人类处境的洞察。在这里,自然界变成了一个惊心动魄、充满恐惧的类似人类的世界,而无论它们是关于农场的诗,还是关于动物的诗,乃至关于皇家假面舞会的诗,都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歌技艺,充满了源自诗歌原始仪式般的内心喜悦。通过这些诗,我们将真正感受到一个“乡村编年史作家”,“打破形式的现代艺术家”,“一个真正的梦想家和现代原始人”,一个拥有“雷霆之声”的强力诗人。
一本书真正理解美国问题
讲述美国从殖民时期至今关于自由和不平等的故事∣
美国自由的两面性
[美]阿齐兹·拉纳∣著王传兴赵丽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1月
美国建国以自由理想为根基。然而,自由与奴役如同连体婴儿,在美国革命领袖高呼自由和尊严的同时,奴隶、美洲印第安人和妇女却被笼罩在从属地位的阴霾之下,他们被奴役、被剥夺财产或只能从事低等工作。这就是美国自由的两面性。
如今,自由不仅没有得到普遍化,反而被经济利益和国家权力所吞噬。不同阵营的力量正在撕裂美国社会,自由已成为名存实亡的政治口号。
一个激动人心的修正主义故事,重新诠释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的美国政治传统,从而真正理解种族关系、移民、总统制和民粹主义等问题。
如果会写句子,就会写作
杰出教授斯坦利·费什手把手教你英写作
领略文学之美∣
如何遣词造句
[美]斯坦利·费什∣著杨逸∣译
译林出版社
年10月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杰出教授、文学批评家斯坦利·费什细讲写作句子的技巧和妙处,分享大作家的宝贵技能,揭示写作之所以精彩的关键秘密。在作者看来,句子像绘画的颜料一样有趣诱人,是作文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他引用诸多名著中的佳句为例,分析句子的作用、意义以及不同类型句子的写作方法。从形式分析到仿写,内容丰富、趣味盎然,是一本实用的文学欣赏和英文写作指南。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首部自传∣
塞利格曼自传
[美]马丁·塞利格曼∣著庞雁∣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湛庐文化
年12月
这本书是塞利格曼的首部自传,呈现了塞利格曼的传奇一生。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塞利格曼,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塞利格曼这位传奇的心理学家方方面面的一生,了解他如何始终与焦虑为伴,如何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如何带领心理学冲出黑暗,奔向光明,引导心理学面向未来,而不再是被过往所驱使。
这不仅仅是一部塞利格曼传,还是一部积极心理学史和半部当代心理学史。本书再现了积极心理学的创建、应用及发展背后的故事,直击塞利格曼如何推动整个心理学领域转向。正是因为塞利格曼,心理学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每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和追求幸福的人都应该读!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这本书能让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如果你也想追求幸福,那么这本书能教你如何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
在汹涌物质浪潮中重新认识“物”
为“物”的本体研究开辟一条全新路径∣
迈向思辨实在论:论文与讲座
[美]格拉汉姆·哈曼∣著花超荣∣译
拜德雅丨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11月
本书成书于年,收录了当代著名哲学家格拉汉姆·哈曼在—年的11篇论文和讲座稿,每章独立成篇。这11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当今哲学界风头正盛的思辨实在论思潮。
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哈曼学术思考的起点,作者从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反叛性解读开始,展示了由他所提出的“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逐步发展的思想历程。在本书中,作者呼吁我们重新思考“物”及其多种存在方式。哈曼指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论,以及列维纳斯的差异哲学为超越关系主义对物的狭隘理解创造了条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物具有绝对的不可消逝性,它永远不会被任何关系所穷尽。在他看来,虽然诸物可以在人类主体的主观意图下联结起来相互作用,但是,在诸物之间发挥作用的存在方式远远多于人类的主观意图所明确呈现的。物的存在方式与互动方式虽然带有人类主体的烙印,但这些主观烙印无法彻底穷尽物的诸多种类与存在方式。
青藤书社,陪你一起成长。
阅读?生活
座机:-
请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cd/1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