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支箭 > 一支箭归经 > 正文 > 正文

ldquo全国美术高峰论坛midd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25 12:44:09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是在济南、扬州、重庆成功举办之后,5月19日至21日,“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暨徐渭诞辰周年纪念活动”在浙江绍兴举办。本届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同时以纪念徐渭诞辰周年为契机,为进一步植根传统,挖掘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传统语言的当代转换,研讨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发展为美术理论建设提供了参考。

本届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绍兴市美术家协会、绍兴书画院协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宣布论坛开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论坛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陈瑶,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志桂,绍兴市政协主席魏伟,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如兴,绍兴市委常委、秘书长陆维,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顾涛,绍兴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王芬祥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由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主持开幕式。马卫光、陈瑶、尚辉、范迪安先后致辞,随后由徐里为论坛主办城市绍兴授牌。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致辞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为主办城市授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致辞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陈瑶致辞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致辞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主持开幕式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为光在致辞中说,绍兴画坛名家辈出、绘画流派纷呈,特别是徐渭和其开创的泼墨大写意画派,对中国后世美术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以本次论坛和纪念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新时代文化绍兴工程,不断加大文化投入,持续壮大文艺队伍,大力支持书画艺术研究阐释、创作交流、传播普及,努力推出更多精品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更好地以书画之美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为文化强国作出更多绍兴贡献。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陈瑶在致辞中说,绍兴自古人文荟萃,文艺流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绘画艺术就是镶嵌在绍兴文化皇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期待本次论坛能借古开今,引发对当代美术创作与前沿理论探索的深入思考,激荡起更多的思想火花,推动浙江在继承优秀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经典之作、传世之作,为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现行省相适应的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新的大贡献。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在致辞中谈到,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步履稳健,广大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正以守正创新的方法论积极推进各个造型艺术门类的创作,使中国成为当代世界架上艺术的重要基地和发展平台。尚辉认为,中国美术必须在开放的语境下探讨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美术自主发展也必须构建相应的理论话语体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说,面对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艺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贴近美术创作实践,加强中国美术理论研究,增强美术理论的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使美术理论在社会美誉中进一步发挥作用。要向历史的纵深投以深刻的目光,从中国传统的论艺治学精髓中汲取营养,以优秀的文化基因支持当代美术理论建设,实现传统文化的转换和创新,构建中国美术理论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评价体系,使美术理论成为推动中国美术繁荣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次论坛会期3天,分为“美术思潮与学术方位”、“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绍兴美术专场”四大板块,分别由张晓凌、郑工、赵农、杨大伟主持。许江、张晓凌、于洋、李豫闽、孟繁玮、屈波、王平等国内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演讲,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及专注徐渭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开展研讨、汇报研究成果、畅谈感想收获,以加强交流互动,提升学术价值。众多专家学者为本次论坛做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一批青年美术理论评论工作者和美术家参与研讨,充分展现出美术理论评论队伍后继有人、不断壮大的态势。此次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在学科构建和多学科的跨界、交融、比较上开拓了新的视野。第一板块:美术思潮与学术方位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主持在美术思潮与学术方位板块,由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发表了《徐渭艺术的颓然之美》的主旨演讲。许江说,徐渭先生是浙地的历史传奇,在策论、诗文、戏剧、书画等领域独树一帜,为中国文学史和书画史的双重演进写下了全新的一页,更在拟古之风盛行之时特立独行,虽命途多舛但依然持豪达之气和犀锐之论,为晚明文学思潮的兴起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徐渭的绘画在“兴与颓”、“显与隐”、“形与影”三对因素中释放着对中国古典美学核心问题的诠释,“兴与颓”,交织着徐渭的才情与命运,是酝酿其艺术的重要机枢;“显与隐”是徐渭大写意绘画的精神规尺,揭示着绘画诗性的深度内涵;“形与影”,则是徐渭大写意绘画的重要特征,标示出对今天仍深有裨益的语言意蕴和记忆方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发表主旨演讲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讲述了《百年主题性人物画的叙事语境与风格流变》,分析在建国初期社会外部形态的改造与艺术本体层面的语言变革之中,主题性人物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了从题材、风格到技法、样式的现代形态的初创,并于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在经历了新时期艺术理念与表现语言的中西融合逐渐走向形神观念与笔墨语汇的自觉。他说新时期以来的中国人物画家已经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代群差异,他们不再满足于前代画家将西方素描引入中国画的观念融合与样式移植,而是进一步积淀传统笔墨的厚度,吸收山水、花鸟画的笔墨性灵,汲取宗教壁画、民间艺术的养分,使人物画在现代转型的历程中,更为深刻地契合与表现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在水墨、工笔、没骨等不同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层面,完成了纵深而多向的探索。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发言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发表题为《美术及其周边:区域美术史研究的视野》主旨演讲。他认为美术脱离不了社会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就像在历史长河绵延不断,那些源自于自然的地理与气候对人类影响是显得缓慢;而事关政治与权力、宗族与信仰、人口增减、风土人情等则深刻地影响着美术;涉及重大灾害、战争爆发、国事变更虽说直接造成美术变化,而这种变化显然是短暂的。美术的产生、兴盛、衰落不仅从本体范畴上表现出来,还可能是一种历史、社会、人文方面的显影,拓展了美术理论研究思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孟繁玮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孟繁玮发表《重拾“诗画合璧”的艺术传统》主旨演讲。孟繁玮说自近代以来,中国画面临难以突破自身高度程式化语言体系、适应时代需要的困境。这一困境以及用西画技法改造中国画的做法,曾引发广泛的讨论甚至批评。总的来看,对中国画创作状况的批评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度强调西方绘画求真的技法,逼真有余,意韵不足;一味追求笔墨效果,缺乏真山真水的陶养,流于技术语言上的低水平重复;沉溺于传统文人画趣味之中无法自拔,不能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创作素材中融思创变,实现中国画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新认识、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力量,将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美术》杂志社吴端涛发言《美术》杂志社吴端涛聚焦《革命美术创作的当代继承与拓展》发表演讲。他认为人民性成为贯穿革命美术创作的精神主脉。这条精神主脉已经超越了题材和形式,而成为革命美术可以跨越时间而不断绵延的根本。在革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呈现非常多元,漫画、传单、宣传画、壁画、木刻、年画和连环画等艺术样式百花齐放。但其艺术样式无论如何改变,创作的来源和目的都归于人民大众。他认为继承革命美术传统,不止于简单而反复地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而重在对革命美术创作背后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坚守人民性是革命美术的精神主脉,同样是今天谈革命美术传统当代发展的核心要义,为今天的艺术家从事革命美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曹斌发言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曹斌演讲了《当代中国美术叙事与民族气派精神构建的意义》。他说随着当代中国画“视觉图像”叙事模式和类型不断拓展,如何围绕“当代中国画叙事”与“民族气派精神”而建立起当代中国画的价值体系,是当前中国画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当代中国画“视觉图像”入手,研究当代中国画“瞬间性”图像构成精神内涵。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gj/16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一支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