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支箭 > 一支箭炮制 > 正文 > 正文

老农钓到一只乌龟,身背四支箭头,揭开商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8/17 18:15:11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国人凡事都讲一个“缘”字,许多看似荒诞离奇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那些习以为常的瞬间。尤其是一些珍贵文物重现人间时,通常都是在某种巧合的条件下与世人见面。

青铜鼋与老农的奇缘

十七年前的夏天,河南有位老农在闲暇之余,来到河边钓鱼。农村人的生活节奏慢,一年四季也就春耕秋收时比较忙。再加上农村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像城里人喜欢书法绘画,钓鱼往往是农村人首选的娱乐活动。

那天跟往常一样,河边蹲满钓鱼的人,一人一竿一板凳,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河边。说来也奇怪,当天去钓鱼的人很多,但是大家的收获都不怎么样,有些缺乏耐心的钓友纷纷收杆回家。看着大伙都收工了,老农内心也萌生了回家的念头。虽然钓鱼是一种消遣,但是钓不到鱼又有什么意思呢。

老农决定收竿回家,在他抬竿的瞬间,老农感觉鱼竿特别重,水里也没有活物在挣扎。老农心想:这次可倒霉了,估计是钩到水里的垃圾了,一天没钓到鱼,说不定连鱼钩也要搭进去。年纪大的人往往脾气比较缓慢,换作年轻人肯定会图省事,东拉西拽最后把鱼线扯断。

老农没有这么做,他试探着拖拉鱼线,一点一点把鱼线收回来。临近水岸时,老农看到一个小乌龟形状的物体。老农心想,一天没钓到鱼,能钓到一只乌龟也不错。老农俯下身子一看,这只乌龟不会动,难道是一只死“乌龟”。

等把乌龟捞上来后,老农才发现这是一只“铁乌龟”,身上都长满铁锈,乌龟的造型也十分奇怪,身上背着四支箭。老农把乌龟带回家给街坊邻居看,有明白人说这不是铁乌龟,是一个铜乌龟,身上都是绿色的铜锈。铜的价格要比铁值钱多了,卖给收废品的人,或许能换两瓶好酒。

虽然老农不知道铜乌龟是何物,但是他觉得跟乌龟挺有缘,便把乌龟放在柜子里。数月过后,大家也都把此事忘了。

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老农看电视时,听说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许多朝代的都城都建在这里,也曾出土过不少文物。看到这,老农头脑灵光一闪,立刻联想到自己钓到的那只铜乌龟该不会是文物吧。

于是,他主动拿起电话联系文物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听说后,立刻派人驱车前往核实。老汉取出铜乌龟后,工作人员眼前一亮,说“老人家,您这一竿实在太厉害,价值连城啊”。老农哪里知道什么叫价值连城,后来经过专业人士鉴定,这是商朝的文物,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初步估计值十八亿。

铜乌龟到底是何物

这只铜乌龟本名叫“青铜鼋”,它是商朝时期的文物,归商纣王所有。青铜鼋的背上刻有一行字,写道“商作册般青铜鼋”。青铜鼋比较好理解,“鼋”是指体型比较大的鳖,那么“作册般”怎么理解呢?

“作册”是商代末期才出现的官名,相当于后来的史官。“般”是具体的人名,“作册般”的意思是商朝一位叫“般”的史官。任何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青铜鼋也不例外。

原来青铜鼋的来历与商纣王一次游猎有关。有一次,商纣王带领群臣外出游猎,无意间遇到一只巨鳖。大家都不敢上前捕捉,只有商纣王和作册般冲在前面,二人纷纷朝巨鳖射箭,最终把巨鳖射倒在地。凑到跟前发现,巨鳖一共被射中四箭,商纣王命中一箭,作册般命中三箭。

商纣王十分欣赏作册般的勇气,为了表示对他的赞赏,让人铸造青铜鼋赏赐给作册般,同时把商纣王和作册般捉鳖的过程刻在上面。

这次游猎被记录在商朝的正史中,只是没有找到具体的文物进行佐证。直到河南老农发现青铜鼋后,商纣王洹水游猎的故事得到验证。为了感谢老农主动上交青铜鼋,文物单位决定给老农一些物质奖励。

结语

文物的价值不在文物本身,无论文物制作有多精美,它本身没有多少物质价值,然而文物所包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后人了解历史无非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文献,一个是文物。通过研究文物,能够更加直观地还原古人的生活面貌。毕竟,文献记载有可能被人为“润色”,历代帝王都曾做过类似的事,文物则能够真实地传达古人的信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pz/18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一支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