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救市力度,比预期来的更快、力度更猛!
就在昨天,证监会射出“第三支箭”,重启房企股权并购重组及融资闸门。禁用了12年的政策工具,再度祭出,行业沸腾,地产股暴涨。
史诗级政策利好落地,持续为房地产“输血”,买房信心要回来了?
突发政策大礼包!房企融资“第三支箭”正式落地房企融资再迎政策利好!银行为开发商提供数万亿授信支持的热度还未过去,房企又迎来了更加重磅的消息。
11月28日晚,证监会发布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大礼包”,在股权融资方面推出调整优化5项措施。
具体包括:
1、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
2、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3、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
4、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
5、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证监会“新五条”一出,震动地产圈。要知道,上市房企重组与再融资,已经被叫停12年。
据了解,上市房企再融资暂停始于年10月。当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新国十条”),该通知明确要求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企,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因此,在过去的12年间,境内上市房企基本失去再融资功能。
不过,针对此次股权融资放开,此前业内早有预期。因为在前两周,央行与银保监会已经陆续射出支持信贷融资的“第一支箭”和支持债券融资的“第二支箭”。至此,楼市的“三支箭”全部出尽。
第一支箭:国有六大行向优质房企提供万亿级授信额度,为金融“16条”政策落实
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额度亿元
第三支箭:时隔12年,重启房企股权融资
可以看出,前两支箭更多利好龙头房企、稳健型房企,而第三支箭则覆盖更多出险的上市房企。直白点说,前两支箭驰援那些相对健康的房企,而第三支箭拯救病入膏肓的房企。
有专家将此次政策形象的比喻为:对于快要落水的,赶紧拉一把;对于已经落水但还在扑腾的,赶紧给他们扔救生圈;对于已经沉入水底的,把他们打捞上来,重新组装。
房地产再迎“强心剂”,地产股开盘全线大涨不到1个月的时间,政策端“三箭齐发”,大幅提振市场信心,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贷款、债券、股权“三支箭”强势托底,犹如三颗“救心丸”,为房地产行业持续注入强心剂。
政策利好一出,股市随之大涨!今天上午,地产股开盘几乎全线上涨,多只个股开盘即封涨停。
截止上午10点20分,A股房地产板块上涨3.13%、房地产服务板块上涨3.65%、建筑材料板块上涨1.11%。同时H股房地产管理和开发板块上涨2.51%、建筑与工程上涨0.42%。具体企业方面,信达地产、中交地产、南国置业、城建发展、中国武夷等10只个股开盘即涨停;H股方面,三巽集团涨%,天誉置业上涨22.22%,亿达中国上涨22.03%。
从史无前例的金融“16”条到房企融资“三箭齐发”,房地产利好政策不断,股市反映强烈。据了解,今年11月1日-28日期间,房地产开发板块触底反弹,区间累计涨幅为19.2%。
为何政策蜂拥而来?不得不提今年的房地产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10月楼市依然在下探,房价下跌城市数量继续增加。
最新70城房价数据显示,10月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8个和62个,比上月分别增加4个和1个,也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另外,70城中,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1个和64个,比上月均增加1个。
环比和同比数据都在下降,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再创新高,一二三线城市的楼市压力均不容小觑。
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投资亿元,下降8.3%,也呈现继续探底的态势。
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万平方米,下降5.9%。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下降37.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下降38.5%。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下降18.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万平方米,下降18.5%。
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5%。商品房销售额亿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2%。
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6%。
史诗级救市利好,买房信心还能回来吗?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下的楼市,最缺的无疑还是购房信心。如何提升市场信心?保交楼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源头,直白点说:要让买房人放心。
保交楼问题不彻底解决,市场购买信心就起不来。一旦缺乏信心,没有人敢买期房,市场交易量就盘活不了,价格也没了支撑,去库存更是难……因此,保交楼是重中之重。
祭出救市大杀器,不断恢复房企信心,让房企活下去。对于买房人来说,这也是国家为“保交付”做出的保障。但是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有人觉得,如今的“三支箭”来的太迟,如果早发半年到一年,市场也不至于到如此局面;也有人坦言,从需求面来看,开发商还在,但是购房者少了许多,市场需求难以反弹。
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当房子回归居住需求,投资客陆续退场;疫情反复、收入不稳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生存压力都较大。
当政策与市场的水龙头全部打开时,水还能不能涌出?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