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前一半,正是齐白石和胡佩衡这一辈画家活跃在中国北京画坛上的时候。这两位老画师生前数十年的交往,也是值得回忆的画坛往事。
早在年齐白石老人在军阀混战的湖南湘潭老家待不下去而来到北京,生活比较安定,从此定居。当时,北京画坛被因袭守旧的势力所统治,因此,外地来京的农民出身的画家白石老人不受欢迎。
齐白石作品《雁来红草虫图》收录于: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中记载了当时陈师曾认为白石老人的中国画很有功力,但缺乏独创风格,要求他改学吴昌硕,他听信其劝告,自此“衰年变法”,十年工夫,白石独特绘画风格形成了。他的作品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天地,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充满着稚气,令看画的妇女儿童都能喜爱了。当时画坛上被保守势力所统治,多数画家反对创新。
只有陈师曾、徐悲鸿和胡佩衡支持白石老人的创新。陈师曾把他的作品拿到日本去展览,白石老人在《白石诗草·卖画得喜价复惭然纪事》诗自注云:“陈师曾壬戌(年)春往日本,代余卖杏花等画,每幅百金,二尺纸之山水得二百五十金。”老人很高兴。后来,徐悲鸿也拿老人的作品到欧洲去展览,白石老人也很高兴。
齐白石作品《荔枝蜻蜓图》
徐悲鸿说:“白石如六十而殁,湮没无闻。”白石老人的可贵处还不在于从古人那里继承了什么(当然这是变法的基础),而在于他变法后那些创造出属于他独特风格的东西。
当时我父亲正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任导师,主编《绘学杂志》和《湖社月刊》,很有名声,他作画不少,得稿费较多。这时他拿出稿费来编印《齐白石画册》第一集,他在画集序言中首先介绍白石老人小传,然后介绍老人的艺术见解,“先生尝谓作画当以能得自然之精神者为上,画山水当推石涛,画花卉古人当推青藤、雪个,今人当推缶老也。先生见解既超,故作品之意境深刻而新颖”,并引用法国画家克罗多氏的话说:“先生作品之精神与近世艺术潮流殊为吻合,称之为中国艺术界之创造者。”对白石老人的艺术可谓推崇备至了。
齐白石作品《老鼠葡萄图》
然后介绍白石老人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先生之作画也,用笔自然又极慎重,非惬意之作不肯予人,诚恐有一损笔为画之累。”接着他驳斥骂白石老人的画家们:“近日画家之用笔率意及以干擦为能事者,先生均斥之,以其有误后学也。”最后介绍白石老人的高尚品德:“先生性爽直,喜任侠,有古烈士风,故见有不平之事,即义形于色。噫!世之衰也,人唯利之是图,假艺术之名为自肥计者比比然也。先生人洁面傲,笔挽颓风,求诸今人岂易多得哉!”
这篇文字写于年,今日看来,对白石老人的评价是公正的,为他当时在北京画坛上确定地位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白石老人对胡佩衡另有一种情谊,他经常有创新的作品送给胡佩衡,并在上面题道:“冷庵画侣良友也,特此为赠惭愧。”白石对这一段经历处之坦然,他当时曾题画道:“余友方叔章尝语余曰,吾侧耳窃闻,居京华之画家多嫉于君,或有称之者,辞意必有贬损。余犹未信,近晤诸友人面目。余画亟荒唐。余始信然,然与余无伤,百年后来者自有公论。”在旧社会,画家能自得温饱已经不易,胡佩衡能对待有困难的白石老人“解囊相助”,编印《齐白石画册第一集》行世,十分难得,可称得上是画坛上的一段佳话。
(本文图片素材源于齐白石传人书画网)
齐白石传人-汤发周分享:王森然谈齐白石人生中最大的贵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