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支箭 > 一支箭性味 > 正文 > 正文

感怀脱贫攻坚里ldquo青丝变白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22 9:12:58

驻村第一书记是一名党员,更是一面旗帜,我们一定要苦干、实干、埋头干,决不能辜负这一光荣称号!——吕孟良

那是年7月

宁静僻远的村庄,一条坑坑洼洼的乡村小路,基础设施落后的村中心,操着浓重方言的村民议论纷纷,他走到几间破败不堪的办公室,放下手中的行李:“这就是我即将扎根的地方啊!”新县文广新局驻派箭厂河乡方湾村第一书记——吕孟良的驻村工作正式开始。

县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爱心助学贫困大学生

村干部跟村民是鱼与水的关系。入村以后,吕孟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与老百姓拉家常,结穷亲。三年来他了解所有农户家里的基本情况和家长里短,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全面吹响以后,吕孟良书记从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环节都是亲力亲为,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帮扶措施、脱贫成效做到了然于心。厚厚的十本笔记本记录了他三年来所有的入户痕迹。乡亲们见到他总会老远就打招呼“吕书记!”

入户走访

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悄然袭来。抗洪抢险、转移群众、安置灾民,作为第一书记,吕孟良自觉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他深一脚、浅一脚挨家挨户通知群众转移,从墙洞里抱出被困的小孩,自己开车把两名五保老人送到乡敬老院并把老人的生活都安置妥当,当听到其他老人的一句“瞧,方湾村的第一书记真好!”吕孟良的内心无比触动,觉得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值了。

“两学一做”讲党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村工作的核心,吕孟良从抓班子、带队伍上着手,加强教育管理,建制度,立规矩,以身作则,驻村、驻心、驻情、驻力,消除了群众原来认为驻村干部就是来做做样子、是来镀金的看法。“把村支部的战斗堡垒核心作用发挥好,把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出来”是吕孟良在村“两委”工作的立足点。如今班子基本还是那套人马,但却变得更加团结有力。党建工作中,方湾村以党风带民风,持续开展“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公开评选“十佳文明家庭”,广泛开展“知党恩、感党恩”教育,努力汇聚发展的正能量。三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到县上访事件,社会大局和谐安定。

箭厂河乡方湾村“十佳文明家庭”评选

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三年来,吕孟良书记带领村“两委”积极拉动投资,累计投入近余万元,用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其中,投资万元,整修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25军司令部旧址,对国家一级文物——中华苏维埃土地法大纲壁书场景复原,红色旅游初见曙光。

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上图)和中华苏维埃土地法大纲旧址(下图)

投资余万元,改造提升村村通公路2.5公里,新修村组公路7条共3.7公里,整修大塘3口,新建休闲广场3个、标准化公厕3座;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拆除旧房屋26间,将最脏、最乱的地方建成最美的地方;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没有启动资金,吕孟良带头捐款0元,如今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办公设施齐全完备,办事程序高效规范,来到这里办事的群众都纷纷翘起大拇指;争取项目支持,规划实施了方湾大塘、方湾大堰、方湾大桥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汇聚社会帮扶合力,信阳红都公司、信阳佳鑫公司、新旗公司、兴盛新能源有限公司慷慨解囊,共捐资20余万元,帮助方湾村完善设施、改善民生。可以说,这三年是方湾村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三年。

送文化下乡,文化助脱贫

“扶贫先扶志”,吕孟良结合帮扶单位文广新局的优势,高标准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图书室,成立30人的广场舞队,为每名队员统一配备服装,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扶贫。“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方湾村硬是从没有一个任何特色产业的村,发展到有亩油茶种植、亩中药材种植、两个蛋鹅养殖场、一个螃蟹养殖基地,形成了产业“长中短”结合、种养殖齐上的良好局面。吕孟良始终关心、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xw/1578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一支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