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支箭 > 一支箭性味 > 正文 > 正文

青藤农夫探秘侗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0 14:52:57

“种颗石子长座坡,种滴雨珠长条河。”

——侗族大歌

在华夏数千年的长河中

有一个富有浪漫诗情的民族

他们生活在山地河谷中

却具备着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令人肃然起敬的大歌

具有独特功效的医药

古朴自然的刺绣等等

其文化绚丽多彩

是中华民族中璀璨的明珠

他们,就是侗族!

侗族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林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风雨桥、吊脚楼、古井、古驿道,还是非物质的侗戏、侗歌、侗绣,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其中,侗族的三大国宝——鼓楼、花桥和大歌是最能体现侗族民俗的文化遗产。

鼓楼

1

相传在很久以前,侗寨常遭土匪的劫掠。后来,有一位名叫良美的侗族姑娘在土匪来袭扰时,登上高楼,拼命擂打蓝靛桶向四方报警,乡亲们闻声赶来,将土匪杀得精光,从此,乡亲们过上了安宁的日子。后来,乡亲们自制了皮鼓,悬挂在最高的木楼上,遇事由寨老击鼓,集四邻到木楼下商议,时间一久,人们把木楼改称为鼓楼,这就是鼓楼的来历。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有侗寨必有鼓楼。

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来到侗族聚集地侗寨,高耸的鼓楼首先擒走所有人的目光。

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鼓楼的底部是四方形,楼顶层多角形状,最传统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楼顶还悬有象征吉祥的宝葫芦。在过去,鼓楼就是为了存放一面大鼓,以便寨老击鼓报警和击鼓议事,如今的鼓楼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功用,它大多成了侗族人民学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

鼓楼主要分布于侗族的南部方言区,如黎平、从江、榕江等地。

花桥

2

花桥,侗族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进寨前都要先走过一座花桥,花桥在当地有着古老的传说,它是建在河上的长廊。桥头、桥中央建有亭子,即可行人,又可避风挡雨,所以又称风雨桥。花桥设计得非常精巧,整齐的屋瓦,上翘的飞檐,曲折的长廊,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大歌

3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而侗族大歌更是侗族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的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巧、文化内涵都属举世罕见。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大歌穿过花桥,在鼓楼绕转,在侗族人民口中传颂,一代又一代。大山的深处,大河的尽头,竟有这如此璀璨的文明。新时代的侗族文化更是灿出不一样的光彩。源远流长的侗族文化将会继续伴随着侗族悠扬的大歌和新生儿的啼声传下去,传出去,一代又一代。

#更多往期精彩回顾#

三下乡|国商快讯

青藤农夫|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发展

年平安银行“励志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精英挑战赛邀你来战!

图文

网络邢泽楷

编辑

刘文婷陈晋亨

初审

黄世钦

复审

梁耿雄

终审

谢泳雯张嘉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xw/17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一支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