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问题
一、你是谁?青少年的心声
“我是一个在马路上闭荡的青少年。几年前, 我还是一个小孩,在家里,跟我母亲在一起,,生活过得很快乐。现在我却无法安静下地呆在家里,就出来到处乱走,在市内的大街小巷瞎闯。”这是一个十四岁名叫卢迪的所产的话。
“我喜欢运动。我很希望做个个有名的运动员:一个足球健将,或一个登山好手。可是,我看见自己的身体这样瘦弱,好象一支被 风吹得摇摆不定的芦苇。”以上是达宜的答复,他今年十五岁。
“我听到了收音机里播出的歌声,就不能安静了:我想唱,想跳,自己一个人为这个世界究竟不像那收音机里的歌声唱得那么好听……”安娜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这样说。
“老师今天对我大吼,说我什么也不懂……是的,这也许是事实:我不懂什么毕达哥拉斯,什么欧几里德;可是这有什么关系?我所要知道的是整个世界。我想知道别人心里有些什么,在我自己的心里有些什么……”以上就是弥格说的话;他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
“你相要自己心里有些什么呢?当你开始不再喜欢踢足球,却一心注意那个明眸皓齿,一头秀发的施薇雅时,也即开始了你的种种麻烦。那个女孩长得的确实漂亮………我也喜欢她。我喜欢爱别人,我也愿意别人爱我。”十五岁的强宜坦白地自述。
“父母师长们总是这样劝告我: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恶一定是有的,它能伤害我……有时在我内心,有一个很客气的声音谴责我:你啊!你不应该那样幻影。可是,我必须了解”。只有十三岁的露茜这样自问着。
“我说,这是一个 坑藏的世界。成人们 对我说:努力工作吧!做个诚实的孩子。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一下,却会发现他们很少努力工作,而且工作也做得不好;有很多人不诚实。这个世界完全被笼罩在乌烟瘴气之下,满是抢劫、偷窃、枪杀。不知有多少儿童被引坏了,甚至被伤害了,也不知有多少无辜的胎儿被活活地杀死了。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实,令人痛心疾首,我希望能有一个新的世界。”德范一个十四岁的男孩这样说。
“谁给你说明新世界是什么?谁来帮助你促使它实现呢?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每一个人,都 只把他放在心上;可是,转眼之间,已是黄昏时分。快醒醒吧!别再做白日梦啦!我也希望能有一个新的世界;可是,有谁来助我一臂之力?”十五岁的乔琪,在旁插嘴。
“不管要遇到什么困难,一个像我这样的男青少年,当然要幻想一个新的世界。否则的话,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呢?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希望能看到一个更公正的、更有仁道的、更基督化的……世界。我们是否能使希望成为事实呢?”十四岁的保禄发表他自己的想法。
别人的言论
‘我是一束矛盾的综合体’
“亲爱的吉蒂!我是一束矛盾的综合体……我已经一再地跟你说过,我这个人好像分为两半……我正如我自己所原意的那样的人,如同我内心那样;可是,唉!这只是为我自己。也许正因此故,而且实在是为了这个缘故,我主我自己的性格好;别人也说我外表上有一个的性格。
纯洁的安娜,在我心内给我指示道路;可是,外面的我,却因活力充沛,过于好动,好像一只离群的小山羊。活泼愉快的安娜,对此只是一笑置之,无礼地答复别人,耸耸肩膀,毫不留 神注意,好像对她不关痛痒似的,可是,安静的安娜,行动却正好相反。
说实在的,我 对自己这样的态度也很不满意;‰曾出了很大的力来改正,可是我每次总觉得,自己是在跟一个 比我更强的人对抗。(安娜·法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后被德国纳粹党人杀害。她写的日记,曾轰动一时,译成各种文字,且被拍成电影。-)
热情奔放而暴躁易怒
青春期的孩子,态度上显有一种桀骜不驯,反抗权威的特征;在一个长短不等的时期里,同时也显得不安静,暴躁易怒,很容易兴奋激动,而高兴异常,接着忽又陷在龙愁颓丧的情绪中会儿快乐,一会儿忧闷喜怒无常,变化多端。
不论男女,到了十四五岁,就得经历一个过渡时期。从某些方面来看,他们是到知识学问和伦理道德的价值,也初次觉得热爱的情绪,不是 对一些幻想的或理想的东西,而是对自己亲眼所实在看见的,且从各种角度来看,认为是理想的异性。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因见自己还没有成人而 感到难受。于是他对自己不满,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许多事还不会做。他受了这种忧思的推动,有时会焦急地找一个朋友,一个指导者,一个能帮助他走出自己这种困境的人……不满和忧陏,就是这样产生的。以上是意大利著名心理学家思定·翟迈理的主张。
喜欢揄和批判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感到推理的趣味,对逻辑特别有兴趣。他发现逻辑是一个奇妙的工具,有时也会加以滥用。他只是为了推理而推论,对于从一个严谨的推理中,必须产生真理这一点,却不关心。他与人激烈争辩,有关爱情、快乐、痛苦等问题;可是,只是关于思想方面;也就是说,他把各种问题,与实际的环境分离往往把它们入在抽象的层面来讨论。以上,是一位女心理学家德兰·左恩·戴卡莉的主张。
青春期的男女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将成年的流浪者
一个十三岁的青少年,不再是一个幼童。他(她)已把快乐的童年抛在背后,开始一个漫长的行程。有时他(她)也会回顾以往的岁月,想起自己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纯洁,内心油然起了悠悠的怀昔之情。
现在他(她)却像一个流浪者,一个信步前行,或向上攀登的人。要上哪里去?上那成熟期去,要成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他(她)很想加快自己的脚步,而且还希望自己能够转瞬之间,立即成人。
面的形体方发展
他(她)的身体在不断地成长中,觉得自己活力充沛:愿意多些活动,参加各种比赛、运动、旅游、文艺等等。但是,很容易感到疲乏:这是因为他(她)不停地活动,体力航运的缘故。有许多变化,有时来得太突然,出人意料之外,这使发育期的青少年担心。有时可以听到他们这样的话:“我觉得自己的头与脚之间距离越来越大。”“我难道常 要这样瘦削,像一根竹子这样难看吗?”这类的忧虑听来似乎可笑;可是对于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或女孩子来说,却是极其重大的问题,因为与他们的本身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开始特别注意自己的形体和容貌,对美格外感到兴趣。
性的成熟
形体方面的发展最能引起青春期的男女青年们注意的,就是性的成熟。他们了现自己体内,藏有一些新的能力,是 他们以前所从来没有感到过的。家庭里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愿意施与和接受多的爱;他们寻找朋友,与同学或年龄不相上下的人在一起,好能交换彼此自己经验。
这时对异性的兴趣愈来愈甚;于是开始产生男女之间的那种吸引,接着就出现那种奇妙的现象――恋爱。不过,这只是一个“春天”一个开端而已;一切尚须逐渐成熟,与个人本身的整体结合无间。
知识方面的发展
青少年开始思考。以前童年时,他常需要实际的整合,才会收心敛神地思考,为能了解当前的事实。现在情形不同了:他在新的推理中,在提出种种问题时,在引起许多疑问和寻求解答时,感到前所未曾体验过的趣味。他已能把握思想,与人争辩是非真伪。也能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人。
重大的疑问
这个思想灵敏的青少年,很想明瞭他自己,也想明瞭别人和他四周的一切。他把许多疑问一一向自己提出,好比一支已经发射的箭,意图深入窥探一切知识、社会、政治、宗教等等的奥秘。
一个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有许多重大的问题,无论是关于他(她)自己本身的生命,或是关于别人的生命:人为什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死?人生有什么意义?
发展伦理观的发展
青少年发现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确立自己的人格,他(她)所遇见的人 ,往往使他感到困惑:有些人慷慨大方,能为别人牺牲一切:时间、金钱、精力,甚至于自己的生命:加一些人却为非作歹,杀人越货,损人利己,甚至于伤害无辜的幼儿。
青少年寻找在走的路线,在人类社会上应占的地位,维护自己应有权力和应享有的自由。他(她)觉得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反叛的倾向,不愿服属于别人权下:同时却又觉得,能有一位贤明的导师,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从他(她)的心底,发出这些疑问:这有什么意义:善是什么?恶是什么?究竟什么是自由?为什么内心常有一个声音――良心,不停地在判断、嘉许或谴责?
乌托邦的幻想
青少年们很快就会发现,现实的人和理多么灰暗,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多么污浊。他们往往对当前的社会,深感不满,很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于是,他们幻想一个新的世界人,那里一切都很纯洁,一切都很真实:一个乌托邦。他们也觉得自己有一股强大的干劲,希望能够建立一人这样的理想世界……可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梦想,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关于神的思想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青少年们的生活,变成一个问题重重的戏剧,一团无法理清棼丝,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直觉到人力不可为,或许神可以给予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是,怎样去接近这位超然世外、无形无象的神呢?
个人的努力
一个青少年不可以知道许多身外事物,面对自己却懵然一无所知。如果一个青少年不认识自己的的话,那么他就很难,几乎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命导入正轨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如果你是一个青少年,那么最好要求自己的父母,或一位贤明的良师,负责指导;遇有什么疑难时,就去向其请教或求助(男生应向自已的父亲或一位男老师请求指导,女生则应向自己的母亲或一位女老师请求指导,如果你是一个天主教徒,那么可以去向一位神父或修女请教,)然后在他们的指导之下,对你有有清楚的认识,因而把内心所有的种种疑问,完全清除。这样,你才能有一个明朗清净的心境,做一个性情愉快的青少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