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花鸟人物杂画三开卷之三
在中国文学史和书画史上,徐渭是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他多方面的文艺成就,特别是水墨大写意的独特创意,是中国花鸟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徐渭在沈周、陈淳所开创的文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上,以更加纵逸之笔,将不拘形似的文人写意的理想表达推向了极致。他开创的绘画理念与形式,启发了后世许多大家,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的艺术创造对我国近现代艺术的演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田水月、青藤道士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一生著述颇丰,存世即有二十余种,包括诗文、戏曲、县志、读书札记、经书注释、道释经解、医书、书评、书画理论、尺牍示范、灯谜、酒牌谱等,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广博的学识、奇绝的思想,使徐渭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卓越通才。
▕徐渭花果鱼蟹图卷之四
徐渭的绘画生涯始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始于16世纪中叶之后。当时,浙派和吴门画派统治明代画坛,徐渭生活于浙派的中心地区,深受两派影响。他对浙派沈仕、蒋嵩的绘画十分激赏,曾赠诗云:“武林画史沈青门,把兔申藤善写生。何事胭脂鲜若此,一天露水带昆明。”又作词称赞蒋嵩的绘画:“芦长苇短挂青枫,墨泼豪狂染用烘。半壁藤萝雄水口,一天风雨急渔翁。蓑笠重,钓竿蒙。不教工处是真工。市客误猜陈万里,惟予认得蒋三松。”从中可看出他所欣赏的是泼墨豪狂一路的画风。
▕徐渭花果鱼蟹图卷之八
他还受陈淳、谢时臣、陈鹤等人的影响。徐渭对陈淳的水墨写意花卉及狂草赞赏备至,在题其《草书卷》时云:“陈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他也欣赏谢时臣劲笔多墨的山水画,“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侈,其乡讶之,观场而矮者相附和十几八九,不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与不生动耳”。他赞叹陈鹤的水墨花卉“滃然而云,莹然而雨,泫泫然而露也,殆所谓陶之变耶”。上述评语都表明他对水墨写意一路的钟情。由此可进一步上溯水墨写意画的前代诸家,如:明代林良、王乾、沈周、唐寅,元代黄公望、吴镇、倪瓒等。
▕徐渭花果鱼蟹图卷之九
徐渭的水墨画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题材上的文人画特质和水墨大写意技法两个方面。
文人画特质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徐渭的画充分反映了他的心理和人格。在花卉画方面,他喜爱梅、兰、竹、菊、芭蕉、荷花、水仙、葡萄、石榴等文人画题材,借客体的自然秉性来寄托主体的情感思绪。他尤喜画花卉草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以喻示他人生的悲苦。他的画与诗一样嬉笑怒骂、自嘲自讽、愤世嫉俗、直据胸襟,常常在画中游戏人生,如其题画诗云:“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将杂四时。莫怪画图差两笔,近来天道够差池。”他在画中不刻意追求自然物象,而追求主观意趣。
▕徐渭杂花六段卷题跋
如其题《杂花六段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说:“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茆柴不成醉。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泼开。”题梅花诗曰:“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画中的梅枝虽低垂,但枝梢向上翘起,象征了一种孤傲倔强之态。又题兰花诗曰:“莫讶春光不属侬,香已足压千红。纵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简率飘逸之态超凡脱俗。
▕徐渭花卉图册之四
徐渭所画牡丹皆是水墨淋漓,自谓:“盖余本窭人,性与梅竹宜,至荣华富贵,风若马牛,宜弗相似也。”他要赋予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和神韵,由此点出“从来国色无妆点,空染胭脂媚俗人”。他常用花卉讽喻自己,如《戏弄翰墨花卉八段卷之四段》(上海博物馆藏)中题石榴诗云:“不用胭脂染一堆,蛟潭锦蚌挂人眉。山深秋老无人摘,自迸明珠打雀儿。”又如《木犀雨时书图卷之六》(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中题墨葡萄诗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借以暗喻怀才不遇之自况。如此借花咏志的文人意趣,是徐渭画风的重要特征。
▕徐渭墨笔人物花卉册之一
徐渭在禽鸟、人物画方面作品比较少见,但从面世的画作中可以看到其所画亦不乏精品之作。如《墨笔人物花卉册》(故宫博物院藏)中绘有螃蟹、渔者、对弈者、放鸢者等形象,以泼墨写意之法随性点写,形象刻画虽简单粗放,却神采飞扬,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徐渭花卉卷之一
徐渭在绘画中结合题诗又是他的一大特色,尤其是他众多水墨画图卷几乎一画配一诗。这种形式虽然不是他首创,但他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意趣表达浑然一统。他在绘画中的题款非常精彩,行草结合,挥洒自由,激越多变的书法趣味及章法形式与绘画相得益彰。他的诗、书、画三结合,充分彰显了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徐渭花卉卷之一
除此之外,徐渭的文人画特质还体现在画作中气势磅礴、高旷脱俗、变幻莫测的意境上。袁宏道在未闻徐渭之名前,见到署名“田水月”的画,即感受到一股磊块不平之气,他说:“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画中透露的“磊块不平之气”折射出徐渭人生的悲苦遭际和对现实的愤懑,使其绘画突破了吴门画派文秀娴雅一脉,而一变为恣肆狂放之风。
▕徐渭花卉图册之一
徐渭的水墨画法,不仅在技法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式。他十分注重水与墨在纸上的融合变化,让其顺其自然地渗化。为了更好地把控水墨在生宣纸上的渗化效果,他常常在墨中加胶来固形,使之既墨色淋漓,又不至于散漫无致,使水墨晕章达到“滃然而云,莹然而雨,泫泫然而露也”的境地。由此可见,徐渭在水墨画法上超越前人,开创了独特的水墨大写意画法。
▕徐渭花卉图册之七
徐渭的绘画即是其书法之用笔,墨法与笔法紧密结合,使得水墨大写意画法达到出神入化之境。他用笔变化多端,线条的粗细、徐疾、轻重、浓淡、枯湿,极其丰富,笔随墨走,墨由笔生,可谓如古人所云“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以笔立形质,明显得益于其草书的笔法,他曾道:“盖晋时顾、陆辈笔精,匀圆劲净,本古篆书家象形意,其后为张僧繇、阎立本,最后乃有吴道子、李伯时,即稍变,犹知宗之,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又一变也。”他在草书上造诣精深,自谓书列于画之上。张岱对他的书与画结合有这样的评价:“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故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从张岱跋徐青藤小品画的评价中可见,泼墨画是徐渭狂草入画的典范。
▕徐渭杂花图卷局部
他的《杂花图卷》(南京博物院藏)将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竹共十三种花果植物绘于一卷,用笔既紧凑停顿又纵横狂放,无论中锋、侧锋、露锋,还是干笔、湿笔,都生动神妙。谢稚柳先生在观此画后,冠以“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誉。清代戴熙在跋徐渭《杂画册》中,评其水墨写意画风曰:“笔势飘举矣,却善控驭;墨气淋漓矣,却不澡漏。”由此可见,徐渭的草书直接影响其水墨大写意画法。
▕徐渭墨笔人物花卉册之四
徐渭因坎坷的人生、渊博的才学以及独特的个性,造就了其独特的水墨大写意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他的艺术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为后人所推崇,他留给后世的绘画就如同其“笔底明珠”,璀璨无比,光芒永不衰减。
徐渭水墨写意图卷
出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7
书号:9
装帧:平装12开页
定价:元
《徐渭水墨写意图卷》精选了明代画家徐渭经典水墨写意图卷作品14卷,局部作品幅左右。图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其作品的题跋和款识,介绍徐渭存世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及其对现当代绘画的影响。同时,以高清接近原大的形式展示作品,充分彰显了画家粗豪的胆气与疯狂的个性,为读者提供可鉴可赏、可临、可藏的经典实用图书。
实拍书影
购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jj/1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