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支箭 > 一支箭炮制 > 正文 > 正文

庄子技术是从专注,凝神处进步,而不是从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24 11:02:49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7805832.html

在庄子的《达生篇》讲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说孔子有一次到楚国去游学经过了一片山林,看到树林中有一位佝偻丈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在沾这个树上的寒蝉,手法特别的精湛,一沾一个准,百发百中,没有失手过。孔子和他的弟子看的目瞪口呆,然后就凑上前去问这个佝偻丈人,说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何手法如此的精准?你有什么技巧或者方法吗?

佝偻丈人说,我的确是有一些方法的。他说我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用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在这个竹竿的顶端放两个石丸,当这两块石丸不掉下来的时候,我失手的几率就很少了;当我在竹竿上顶三块石丸,这三块石丸不掉下来的时候,我失手的几率只有十分之一;当我在竹竿上顶五块石丸的时候,我就基本上不会失手了。捉秋蝉就像在地上捡的一样,痀僂丈人并且告诉孔子,当他进入山林中,他处于一种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这种状态,天地虽大,万物之多。唯蜩翼之知,说这时候不管是天地多么广阔,不管是树林中有多少参天树木,枝枝叶叶都影响不到他,他的心中只有寒蝉的翅膀。这叫唯蜩翼之知,外在的一切都不能够分散他的注意力。

庄子:为你打开觉知的大门

孔子听完了以后非常的感慨,转头对他随行的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以神。佝偻丈人之谓也。告诉他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用志不分、凝气于神。一切都是归于凝气于神。这是佝偻丈人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程。我们在读这个寓言故事的时候,要和我们中学课本里面的这个《卖油翁》。区别开来。卖油翁表达的是:唯手熟尔。而这里面,孔子画龙点睛的指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他一切都是归于自己精神的凝聚。归于高度的专注,只有你的精气神能够凝聚的时候,你才能够影响,甚至把控外物。

这就是庄子在《达生》篇表达的:精而又精,反以相天。一切的技巧,看上去好像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其实追根究底到最终他一定是守住这个精气神不散,才能够达到。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他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如果你不是守住你这个“神”,不是守住你心神的宁静,那都是表面的功夫。

庄子在《田子方》篇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具有说服力。说列御寇射箭非常厉害,百步穿杨,也是百发百中。并且能够在胳膊肘上放上一杯水,然后去射箭。前一支箭刚到达靶心的时候,后一支箭又跟上去,箭术神乎其神。他自以为很了不起,然后洋洋得意的表演给伯昏无人看,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说:来来来跟我走一趟,然后伯昏无人带他到了悬崖边。

伯昏无人首先用半个脚掌站在悬崖边上,请列御寇射过来再去表演他的射箭的技巧,列御寇射一看悬崖万丈,早已下的是汗流浃背,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了,所以伯昏无人说,你这是:“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什么意思呢?你的射箭只能是一种技巧,并不是你内心的宁静和专注啊达到的这种技巧。也就是说这种技巧。不是由内而外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和我们的执着是有区别的,如果你不能够维护你精神的宁静。不能够维护你心神的宁静。你只刻意的去掌握这种外在的技巧。那是一种执着或者是一种执念。如果你的心神不能够宁静,你就不可能有高度的专注力,你一切的技巧都是表面的。都是表面的功夫,是经不起实践的。像列御寇面对着悬崖百丈,不仅失去了射箭的技巧,而且已经吓得汗流浃背。如果这样的心态。在刀光剑影的沙场之中,其结果可想而知。

专注、凝神

所以什么叫作执念?什么叫作用志不分?我们要区别开来,我们的精气神需要我们用意念去守的,就像庄子在《大宗师》篇那个得道的女偊,她去传道的时候,她说:我守而告之,三日后而能外天下,五天以后,仍然是守而告之。

然后九天后还是“守而告之”,这个“守而告之”这个“守”就是告诉我们的精神内守,这个精神内守,它不是执着不是执念。只要你向内去求的,它就不叫执,一切向外求的都是执念,向外求的结果。最多就像列御寇那样,只是一种射箭的技巧。他只能用来表演,而不能够用于真刀实枪的实战之中。

谢谢收看,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pz/1991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一支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