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文章脚步一起深度了解三国历史人文,感受其中古人的智慧与处世之道,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博今三国迷,每天持续为大家带来原创内容,分享三国伟人的成名之路文/博今(博今独家原创,禁止搬运洗稿等行为)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一本历史小说,熟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们都知道,其中有一个桥段就是三国中的赤壁之战,这一经典片段还被翻拍成了电影,今天小编要讲的的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段,这一段小编相信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因为小编记得当初的小学语文课本上都出现过这一段,还记得当初就是因为看见了这一段,当时真的是一度把诸葛亮奉为神人,这一段就是赤壁当中的草船借箭!电影赤壁中的镜头接下来各位先跟小编一起回顾一下草船借箭的整个过程始末。当时曹操带领军队准备攻打刘备,而当时的诸葛亮是向东吴的孙权求救,想劝说孙权和刘备一起合力与曹操抗衡。因为江东这里水战特别多,所以孙权就提出要求,让诸葛亮在10天内制造出10万支箭,本来是一个很苛刻的要求,而诸葛亮当时说道:曹操的军队10天之内肯定会到这里,所以我会在三天之内给你10万支箭!然后诸葛亮就向鲁肃借了二十艘船,把船上装满了稻草人,还用锁链把20艘船连接在一起,在约定的第三天晚上五更时分,诸葛亮带着船队前往曹军的大营营地。当他快走近曹军的营地时,这个时候河面上飘散着浓雾,诸葛亮命令士兵一边敲鼓且一边呐喊!草船借箭图片来源于网络曹军听到声音感到十分震惊,以为是孙刘是要合力搞夜袭,但是河水上面一片漆黑,曹操不敢直接派兵,所以他集结了弓箭手向敲鼓呐喊的方向射箭,所有箭支都射在了诸葛亮的小船上。早上日出时诸葛亮便命令军队撤退,这时船上的稻草人身上被射的满是箭支,这些箭支清点以后有十几万支,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跟小编一样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因为这件事首先诸葛亮需要算准了天气,还猜对曹操的应对!但是仔细想想,这件事好像又有哪里好像不对,接下来就听听小编的分析吧!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首先小编根据物理学的平衡原理,如果装有稻草人的船并排横向接受箭雨的洗礼,那么受箭雨洗礼的那一侧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更重,这样平衡就被打破,小船势必会翻船。而且根据书中所说,借来的箭有超过10万余支箭。那么二十艘小船,平均每艘小船就会有五千到六千个箭支,我们可以假定一支箭有3两重!那么六千支箭怕是有一吨重了,一吨的概念大概就是一辆小型小汽车的重量了,照这个重量,小船应该是要翻了的,就算是小船没翻,也不可能来去自如了吧。再者说曹操也算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也不太可能只是听到声音就如此恐慌的盲目安排弓箭手射箭吧,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应该是不会这样做的吧。就算孙刘两家真的要合力攻打自己,曹操应该也会想到他们为什么要敲鼓大喊,只是为了暴露他们的位置?最后一点,如果敌人正在攻击自己,那么敌人应该继续接近自己,所以声音应该会越来越近。曹操这么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应该不会意识不到吧,更不用说曹操本来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在我看来曹操也是一位有着非常一流的军事家,所以这几点曹操不会意识不到才对,毕竟连小编这种并不是很聪明的脑袋都想到这些问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编觉得曹操是不太可能直接就放箭的,而且十几万支箭,是直接从凌晨放箭放到了天亮吗?(文中提到五更出发,日出离开,按照当时的时间算,大约有两三个小时!)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为什么说小编会说直接从凌晨放箭放到了天亮,接下来小编就给各位细细道来,在这一块就有一个概率问题需要讨论了,因为前文说道河面上浓烟大雾,漆黑一片,曹军是根据声音去射箭的,所以不可能所有射出去的箭都会射到诸葛亮的小船上,这里我们就可以假定射中的概率为百分之50,那么小船上最后有十几万支箭,那么曹军怕是一共放了得有三十万支的箭,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正在战时,所以所有的装备物资可以说是非常稀缺的,更别说弓箭的箭支这么重要的武器装备了,未见敌人,只闻敌声,曹操就放出去了三十万支箭,无论从那个角度想都是不太可能的,况且在小编看来曹操也不是一个愚蠢的人!影视剧中的诸葛亮形象其实抛去前面所说,小编其实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发现,当时曹操的军队已经有了投石机这种廉价但是威力巨大的武器,因为早在之前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的时候(官渡之战在公元年,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年),就已经使用过投石机这种武器了,而且投石机虽然廉价,但是威力非常巨大,可以比弓箭更有效的攻击敌人!投石机图片来源于网络综合上述小编所说,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所谓的草船借箭并不是真实历史事件,也只是作者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才智无双与神机妙算而编写的一段小故事,顺带也欺负了一下曹操大大的智商!三国是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其中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人和事,每天更新不同的三国人物和故事的看法,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一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tx/2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