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孙子弘历在第一次见面之后,就测算了他的八字,然后决定把他带回宫中教养。这一处长达半年之久,在康熙的精心培育下,弘历的骑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康熙一生儿子众多,高达35位,活到成人的也有20位,而他的孙子则更多,据不完全统计近百个左右,这还没把孙女算在内。那在这么多孙子当中,他为什么对弘历“情有独钟”呢?
在一个帝王之家,又是一个千古帝王之家,康熙对孙子弘历的这种独特情感,很难不让人把它与政治利益联系起来。那么,康熙是否对弘历有政治上的考量呢?
一次不同凡响的会面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雍正以及后来的乾隆皇帝,三位帝王在圆明园首次聚首,这对于爱新觉罗家族乃至中国都是极具历史意义的。
不过当时的弘历只有十二岁,他还不能完全了解这次聚首对于他自己乃至大清的重大影响,但有一个人是完全了解的,这个人就是雍正。
康熙晚年被十几个儿子的争权抢位闹得脑壳疼,唯独四皇子胤禛却是一副闲云野鹤之态,既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无限渴望,似乎也没有参与任何争夺储位的阴谋,在这一点上,胤禛让他的老父亲康熙备感欣慰。(补刀:实际胤禛全是装的)
而且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四,办事能力也很强,康熙交办他的一些临时任务,比如操办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他都能处理得迅速周到,这也让康熙对他刮目相看。
康熙在晚年的时候的确与胤禛走得比较近。据《清圣祖实录》统计,康熙晚年总共幸临胤禛的赐园圆明园高达十一次。像这样的荣宠,除了胤祉外,就是胤禛了。其中缘由自然是因为与胤禛在一起让他找到了久违的父子之情,让他感到安全和满足。所以,雍正他不只是一个擅权的皇帝,实际他也很煽情。
在一次园宴的父子闲聊中,雍正装做无意地对康熙说,您的两个孙子自打生下来还没见过您的圣颜呢?康熙一听,便说,听说你有个儿子读书读得很好,那让他们来见见吧。
就这样,在雍正的安排下促成了康熙与弘历的第一次见面,那时的弘历已经是十二岁的少年了。这一见,弘历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长相清秀,举止得体,性格沉稳,康熙凭着多年的识人经验,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孩子的不同凡响。于是将他叫上前来,主动盘问起了他的功课。
尽管康熙在此之前也听到过一些有关弘历聪慧好学的话语,但见到弘历在他面前落落大方地背诵了几段经文之后,还是被他惊艳到了,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这个孙子。
此后没几天,康熙就向雍正要了弘历的生辰八字,再之后几天,康熙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将弘历带回宫中教养。
利用“八字”推算命运,这在我们看来当然是彻头彻尾的迷信行为,但在过去,这些迷信却在偶然中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可能乾隆的八字也是如此吧。
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公布了乾隆的生辰八字以及康熙六十一年时的批语,自然是大福大贵的命,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将弘历养育宫中的决定。
“养育宫中”这对于康熙的皇孙们来说,这是极大的“恩遇”。在弘历之前,被康熙养育在宫中的只有太子长子弘晳。
可见,将皇孙养育在宫中这一行为,对于康熙而言确实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正因如此,有不少人认为,雍正安排康熙与弘历见面,其背后有着试探的作用。
如果康熙把自己列入继位的候选人名单,那么必然会关心他的子息。让气度不凡聪慧好学的弘历出马,这是再好不过的试金石。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提前布局是必须的。即使康熙没有把自己列入候选名单,那么使祖孙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于自己的政治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让他惊诧的是,弘历与康熙的缘分超出了他的期望。在康熙最后的半年时光里,祖孙俩几乎天天在一起。康熙批阅奏章,弘历就在旁写字,康熙得空隙还手把手教他写。甚至在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时,弘历也在旁边听。在短短的时间内,祖孙俩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如果说康熙传位给雍正,没有把弘历考量在内,从康熙对弘历的器重度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有人认为,喜欢弘历是康熙传位给雍正的一个理由,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么,乾隆身上有什么特质会让康熙如此看中呢?
乾隆的独特之处清朝的祖先们也曾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骑射技艺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他们凭借这项技能建立起了强大的军队,定鼎中原。所以,在清朝建立后,满族皇室也没有把这项技艺丢掉,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加以保持,比如每年的狩猎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在一次秋狩中,康熙带弘历一起出行,弘历也一心想在皇爷爷面前表现一下。狩猎刚开始没多久,就发现了熊的痕迹。康熙先是打了熊一枪,但那么大只动物,一枪并不能使它立刻毙命。
看到熊倒在地上挣扎,康熙就叫弘历上前杀死这头熊,这样弘历就将此功收归名下,在皇子皇孙当中也是实力和美名。弘历并没有胆怯,他走上前打算用箭射死它,但没想到的是,这头受伤的熊看到有人走向它,猛然站了起来,向弘历扑了过来。
在千钧一发之际,康熙连忙举枪向熊又射了一枪,熊被这一枪彻底击毙,但康熙却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过,弘历面对熊的反扑倒是不慌不忙,还准备搭箭去射。
乾隆镇定自若的表现在康熙面前加分不少,此后,康熙专门召见了弘历的母亲“钮祜鲁氏。这个姓氏在清朝也是有名的姓氏之一,属于开国元勋额亦都的一支。
乾隆母亲的先祖就是额亦都的一个叔伯兄弟,叫额亦腾。这一支开国以来并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所以到了乾隆的母亲身份地位也很平庸。她在十三岁进入雍亲王府时,只是一个普通丫头,做得也是一些杂活。
当她长到十九岁时得到了雍正的宠幸,之后生下了弘历。但弘历出生后,由于母亲身份低微,他的出生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cd/1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