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一支箭 > 一支箭产地 > 正文 > 正文

甲骨文大会论文选登甲骨文之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30 17:32:51

什么是文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文字记载了华夏年的文明。

文字之美--如一幅无笔的画卷。

文字之美--温柔如丝,如那幼时的摇篮曲。

文字之美--她可以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生活。

文字之美--她可以教化我们做一个真正的人。

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能够做到友好和谐的相处,就是仁者。

人的甲骨文写法正如人的侧立之形,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白天会去到不同的场景,进行不同的生产生活劳动,人们吃饭、走路、战争,相比于其他任何一种情景下的人的象形,劳动形态下的人是最重要的,于是就把这个场景下的人的象形提炼出来,并赋予它了人的含义。

人字的演变(网络图片)

文字之美--她有强大的生命力,比得过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有春暖花开,冰天雪地,山川河流。

文字之美--穿越几千年奔流不息养育我炎黄子孙,保我山河无恙,护我国富民强。

文字之美--可将庸人变奇才,为国添光彩。

文字之美--她可以修其身、正其心。水只能洗涤身体的污垢,文字可以清理思想的垃圾,让人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当你了解一个一个的字是怎么来的,每一个字都是经历了天地人和的反复验证才可得来一个字,以及到后面几代文字的演变,都是为了能记录历史发展。古文字为象形字,每一个字都对应着一个实景,是不是要跪拜祖先传给我们文明,有句在书册典籍中遨游,给我们增长智慧机会。

因为有了文字,经典穿越几千年我们可以诵读,因为有了文字,药学典籍可供后人学习,因为有了文字得以证实中国是文明古国。

文字之美--一种直达内心的美。

美字的演变(网络图片)

美的上半部分“羊”表达的是羊角或羽饰一类的装饰品,结合起来,如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所说:“象人首上加羽毛或羊首等饰物之形,古人以此为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也说:“疑象人饰羊首之形。”于省吾《释羌、苟、敬、美》也持此说。

甲骨文时代的美,是指头戴大型羽毛(如雉尾之类)或羊角、牛角装饰的冠在跳舞的人。先民们头戴的这些装饰物展示了他们的狩猎能力,而跳舞则是为了庆祝狩猎成功。

“美”除了表示外在的好看、漂亮、悦目以外,还表示满意内在的得意,称心。美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了。

文字之美--胜过实枪核弹,飞机大炮,不伤一兵一卒可稳宏伟江山。

文字之美--能穿越山川河流、上天入地、太空宇宙。

文字之美--不用一兵一卒可建宏伟江山。

文字之美--她可以祛除疾病,强身健体。

疾字的演变(网络图片)

“疾”字的甲骨文为从“大”从“矢”的会意字。

“矢”是箭的象形字,“疾”字就象一支箭正在射向一个人,即表示箭飞射的迅速,人受了箭伤,就是疾。

一个人病卧在床上出汗,古人称外患为疾,内患为病。

建字的演变(网络图片)

甲骨文的“建”字,右边画的是一个人,人手中拿着一根棍,人的脚部有一个足(即止)的特写,小点,那代表脚印。偏旁为“廴”,“廴”是行走的意思,保留了甲骨文中“止”的本义(止的本义为脚,代表行走)。左边加一个人字偏旁,意为人要行动、自律方能健康。

现在从外面回到家入鼻的是纸墨的香气,想起常听到的那句“书香气”,难道我入了文字的门?

文字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既可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让我们更健康,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成为文字的朋友,熟悉她、热爱她、珍惜她,尊敬她,如母亲一般的呵护并传递到每一个可以传递的地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zhijiana.com/yzjcd/1977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一支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